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今年年底轨道交通8号线两段新线路将开通试运营。其中,昌八联络线线路全长6.3公里,设朱辛庄站(高架)、育知路站(地下)、平西府站(地下)共3座车站。鼓楼至中国美术馆段线路全长3.2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什刹海站、南锣鼓巷站、中国美术馆站3座车站,年底中国美术馆站暂缓开通,两条新线将与既有8号线贯通运营,北至朱辛庄与昌平线换乘,南至南锣鼓巷站与6号线换乘。届时8号线运营里程达到26.6公里,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465公里。


                                       8号线两条新线已实现全线按图试运行


        昌八线北京市轨道交通昌平线与八号线联络线工程是一条连接昌平线与八号线的轨道交通线,线路总长6.3km,其中高架和过渡段长1.700km,地下线长4.593km。设置3座车站,其中一座高架站(与昌平线换乘的朱辛庄站),两座地下站(育知路站、平西府站)。昌平线与八号线联络线工程建成后与八号线一、二期工程贯通运营,共用平西府车辆段及综合基地。2013年全线开通。目前土建与建筑设备安装、运营设施、外电源、工程档案、卫生专项、防雷、人防验收已完成,已实现全线按图试运行。2013年12月28日前完成剩余专项验收,除平西府C1出入口外,所有附属结构投入使用,实现通车试运营。


         8号线南段新开线路出鼓楼大街站后,沿旧鼓楼大街向南行进;侧穿国家特级保护建筑鼓楼,从旧鼓楼大街进入地安门外大街,在地安门外大街东侧、万宁桥北侧地块里设什刹海站;线路出什刹海站后下穿玉河,转入地安门东大街北侧设南锣鼓巷站,与南侧6号线南锣鼓巷站换乘,线路出南锣鼓巷站后,紧靠北京中医院东门诊楼(5层),绕避住院大楼(11层)和康铭大厦后,线路进入美术馆东街设二期终点站中国美术馆站。其中南锣鼓巷站与6号线同台通道换乘。目前土建与建筑设备安装、运营设施、外电源、工程档案、卫生专项、防雷、人防验收已完成,已实现全线按图试运行。2013年12月28日前完成剩余专项验收,车站所有附属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实现通车试运营。


                                                 新增昌平通向市城区快速通道


        昌八联络线的开通,增加了一条昌平地区通向北京市城区的快速通道,分流昌平线对13号线的客流压力,提高回龙观地区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八号线骨干作用的轨道交通线。整条线位于昌平区,提高昌平新城区域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促进、带动昌平新城发展,顺应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古城区施工提出更高要求


        8号线鼓楼至中国美术馆段线工程于2010年8月6日开工, 2013年12月10日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历时1222天。车站在施工过程中,克服地下管线多、场地狭小等困难,加大组织协调,加大设备、材料、人力投入。盾构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精细化管理,通过针对不同地层添加相对应的渣土改良剂减小刀盘对周边地层的影响;通过对盾壳外侧及土体之间注入优质膨润土浆液+植物凝胶,减小盾构机推进时的盾体摩阻力;通过控制出土量,增加一次、二次注浆量确保地层沉降,适当加密地表房屋监测点,确保能够及时反馈地表沉降情况;通过不断优化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浆液确保注浆效果;通过针对不同地层添加相对应的渣土改良剂减小刀盘对周边地层的影响;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顺利通过平瓦房1556户。


        工程地处古城区,明挖车站及盾构施工对古文物、古树、地下管线、地面交通等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地面百年建筑多,周边综合环境保护对施工变形控制、地表沉降等要求极高,周边复杂的环境对施工要求高。


        盾构工程量大,线路多次小半径曲线弯转,部分区段盾构叠落施工,叠落施工沉降控制技术要求高。区间盾构侧穿鼓楼、太医院、北京中医院、曾格林沁祠、康宁大厦、地下粮油库等;下穿玉河、万宁桥等风险源,且长距离下穿大量的古旧民房、市政管线、公用建筑等,施工风险大,控制要求高。


        6、8号线南锣鼓巷站同台换乘;两车站深大基坑近距离同期施工,相互影响大。工程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地下水丰富且受周边水系影响大。


                                        朱辛庄站与昌平线同台“转身”换乘


        朱辛庄站的站台层是按照同台换乘来设计的,乘客乘坐昌平线在朱辛庄站下车后,不用上下楼梯,可以直接在同一站台换乘8号线的始发列车。如果乘坐8号线抵达终点站朱辛庄站,也可以在同一站台直接换乘昌平线。“一转身”就可以换乘,两线间距离只有大约10来步。


                                                       平西府车辆段上盖开发


        平西府车站周边现状的控制性条件较少,在本次设计中将车辆段上盖与车站设计相结合,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并可最大限度的实现TOD规划理念,为城市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创造便捷、舒适、安全的环境。车站在满足了自身作为交通功能的同时,也为未来周边社区提供了一处配套商业的建筑,同时物业与车站互相吸引客流,将对今后该地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平西府站为地下二层侧式车站。地面为3层商业,局部4层,地下共2层,以车站为主,兼有部分开发商业。出入口与商业结合设置。


                                                       中国美术馆站暂缓开通


        8号线南段原计划通至中国美术馆站,但该站施工难度较大,目前站台尚未完工,中国美术馆站暂不能运营,将延后与8号线三期一起开通。该站地下管线呈十字交叉,因此设计为分体式车站,可以说是全市施工难度最大的地铁车站。但该站作为一个端点站,暂不开通对全线的影响并不大。


                                          采用安全型国产自主研发信号系统


        地铁8号线以“建设为运营服务”为宗旨,在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安全、便捷、节约、环保、创新、共享”的原则,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将“实现节约型地铁”和“科技创新”等理念贯穿地铁8号线的整个建设设计中。


        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设备信号系统,地铁8号线是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点式ATC系统,该系统通过了国际独立第三方进行的工程安全评估。信号系统涉及安全的设备均符合故障-安全原则,并通过安全完整度水平SIL4级安全认证。该点式ATC系统在列车进行追踪运行时,采用进路闭塞,确保每一条进路内只能有一辆列车运行,能够有效避免追尾事故的发生。列车运行正常驾驶模式可以采用人工驾驶,也可以采用自动驾驶,两种模式均有点式ATP防护功能。


                                                采用新型全封闭式屏蔽门


        8号线鼓楼至中国美术馆段线各站每侧站台的屏蔽门系统共有滑动门24道,应急门6道、端门两道、固定门22扇,整侧站台屏蔽门总长度约为113m。屏蔽门与现有的安全门比较,在车站空气品质、节能环保、舒适性方面更有优势。由于屏蔽门相对严密,在站台和轨道之间形成一个物理屏障,具有较好的隔声和屏蔽作用,车站公共区的噪声比安全门系统有明显下降,同时,隧道内的空气(或气流)也不会串到车站站台区,给乘客提供了一个更加舒适安静的候车环境。由于减少了站台与区间的通风交换,达到节能效果。安全性上,与北京其它线的全高安全门一样都可以杜绝乘客有意、无意掉(跳)下站台的可能,增强候车乘客的安全感,保障候车乘客的安全,并有效保证安全运营。


                                                 车辆细节体现人性化设计


        8号线车辆夏季有空调装置为乘客提供凉风,并设有幅流风机、废气排风装置等,改善客室气流组织,提高乘客舒适度;冬季座椅下有电取暖装置提供取暖。列车车窗能打开20度的角,保证室内的空气与外部对流。


                                                      秉承节能环保的理念


        8号线鼓楼至中国美术馆段线按“高站位低区间”原则设计,结合工程实际采用节能坡尽量符合列车运行规律,列车改进调速控制方式、采用再生制动控制技术,以降低列车牵引耗电量。通风空调及电扶梯等耗电量大的用电设备采用变频调节技术,适应不同的工况要求,更加节省电量。


        照明采用绿色光源和高光效灯具,同时与装修设计积极接合,使照明既能满足装修效果,又可以提高照明效率,有利地铁照明的节能。


                                    工程建设严密谨慎成功实现多次线路贯通


        地铁8号线鼓楼至中国美术馆段的建设以“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为最高宗旨,负责建设管理的第一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各参建单位紧紧围绕安全、质量、工期和文明四条主线,精心组织,多次调整施工方案,通过开展“百日劳动竞赛,为通车做贡献”活动,充分调动参建单位工作积极性,克服了工期紧张、施工难度大等各种困难,实现了按计划通车。


        地铁8号线建设过程经历多次线路贯通,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2011年,北段与奥运支线贯通成功,年底实现贯通运营。2012年底,实现新建南段(北土城-鼓楼大街站)与北段贯通运营。2013年底,将实现北延线、南段(鼓楼大街-中国美术馆站)与既有段的贯通运营。


        线路贯通涉及多个设备系统专业,如轨道、通信、信号、供电、综合监控、BAS等,需多家参建单位通力配合,组织协调难度高。专业多,各专业系统特点不同,需改造的设备不一,牵扯面广,改造任务重、技术复杂。贯通改造与既有线密切相关,其过程的施工安装、软件升级工作牵一发而动千钧,稍有失误就会影响白天运营工作正常开展,各项工作均需如履薄冰般严密谨慎。


        2011年至2013年,负责8号线建设管理的第一项目管理中心及设备管理总部相关部门组织有力、管理纯熟、技术指导深入到位,带领各参建单位成功圆满完成历次贯通任务。


                                              突破性实现冷热滑工作合并为一


        在以往的线路建设中,冷热滑工作分两阶段先后开展。第一阶段是线路动调服务商组织,旨在发现问题,为第二阶段顺利开展铺垫基础;第二阶段是地铁运营公司组织,冷热滑的顺利完成,是运营公司接管新线的重要前提。第一项目管理中心通过提高过程施工质量,提前做足工作,加强前期与运营公司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在地铁8号线南段(鼓楼大街-中国美术馆)建设过程中,将两个阶段的冷热滑工作合并为一,并一举圆满完成。此举措有效提高了冷热滑的工作效率,既以高质量的冷热滑成果赢得了运营公司的信任,又为后面的动车调试争取到了宝贵的调试时间。


                                                      轨道交通8号线介绍


        八号线基本与北京市中轴线走向一致,贯穿北京市南北,自北向南穿过昌平、海淀、朝阳、西城、东城和大兴6个重点行政区域,从北到南与13、10、2、3、6、1、7、14、11号线换乘,是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两轴-两带-多中心”的重点线路。


        根据规划,八号线线路全长约为39.3 km,北起昌平回龙观地区,南至丰台五福堂,共30座地下车站,分为三期建设,计划分为五期通车。一期为已通车的奥运支线线,线路全长约4.5 km,共设四座地下车站。线路沿北中轴路自十号线的北土城站向北延伸,终点为森林公园站。二期为一期的南北延伸线,线路基本沿北京中轴路设置,全长约17.5 km,共设12座地下站和1座车辆段,其中北段已于2011年底开通,实现与一期的贯通运营,南段的安华桥站、安德里北街站、鼓楼大街站三站已于2012年底开通,与一期和二期北段贯通,今年通车的包括什刹海站、南锣鼓巷站两站计划于2013年底开通,实现一期与二期的全线通车;三期北与二期终点(中国美术馆站)相接,南至南五环德茂桥,线路呈南北沿北京南中轴路走向,经过了东城区、丰台区、大兴区三个区,线路全长约17.3 km,共设14座地下车站和1座停车场,目前正在进行设计。


        八号线在建设期间创造了北京地铁施工多个第一次,第一次采用上下重叠盾构隧道并传越大量的旧平房群;第一次采用叠落车站的结构形式;第一次采用同台平行换乘。此条线路的开通,将服务于回龙观地区、清河地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什刹海、旧鼓楼等地区,使回龙观、清河、西三期、什刹海、旧鼓楼等大型居住、商业区又增加了一条连接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地铁线路;可有效缓解地铁5号线、13号线的运营压力,改善八达岭高速等南北干道的交通环境;对促进沿线的土地开发、优化居民出行结构、拉动沿线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建设亮点纷呈

2013-12-31 01:47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南路2号A座26层

电 话:15010709360 徐先生

邮 编:100164

邮 箱:jinshuiqiao888@126.com